“萤火计划”格物叩苍穹 共创火星未来生态圈 ——未来火星生活共创大会在甘肃金昌启动 世界观察

2023-04-29 20:13:22     来源:媒体:金昌广播电视台


(资料图)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萤萤之火,照亮未来。4月28日,2023年“中国航天日”全国系列活动火星分会场暨未来火星生活共创大会,在甘肃省金昌市“火星1号”基地成功举办。

基地建设在金昌独特的戈壁丹霞地貌,与刚刚发布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在视觉上高度接近,在航天科研机构的指导下,基地经过近5年的持续建设,形成了完整的沉浸式航天体验设施和科普、研学体系,构建了多元新业态火星生活场景,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航天员模拟生存环境的真实训练日常,通过交互体验、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以火星为主题的太空探索类休闲度假活动与天文、航天类科普教育活动,基地还为科研爱好者提供实验和模拟训练服务,满足大家对火星城市的所有想象。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舱外航天服责任总设计师李潭秋评价“火星1号”基地是“国内最为真实的一个火星生存模拟基地”。

此次未来火星生活共创大会由中共金昌市委、金昌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中科院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等单位支持,邀请了中国航天专家学者、科研机构代表、专业科普工作者、行业先锋人物与相关产业品牌主理人等300余位嘉宾共襄盛举,开启一场面向未来的火星之旅。活动基于2023“未来火星生活品牌共创计划”,聚合科研、科普、产业等各方资源,重点打造“萤火实验室”,以“火星”作为链接未来的场景和平台,通过全⺠共创的形式打造火星场景,最终建成一个自给自足、满足人类生活、生产需求的“火星”家园。

启动仪式上,中国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员李庆龙先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舱外航天服责任总设计师李潭秋先生为大会的成功举办发来视频贺电。“火星1号”基地及“萤火实验室”聘请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文化专家,原常务副主任冯春萍为首席航天文化顾问,聘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院研究员、科普作家、行星科学专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郑永春为首席科学顾问,共同推进基地的体验设计和航天文化推广,为未来火星生活设想与构建贡献力量。在全体特邀嘉宾的见证下,“未来火星生活共创大会”暨“萤火实验室”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天问一号”探测系统副总指挥李振才进行了《火星探测的回顾与展望》主题分享,介绍了目前中国探测火星的进展以及“天问一号”探测器任务的科学意义和探测活动的丰富成果。对于此次未来火星共创大会上提出的“萤火计划”,李振才表示这很有意义,并且极具创新,金昌“火星1号”基地点燃了我国火星科技教育的星星之火,希望未来“火星1号”基地能成为火星科教宣传基地的领先者。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文化专家,原常务副主任冯春萍以“传承航天精神 推广航天文化”为主题,分享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如何推广航天文化等内容。她说:“随着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组网、祝融探火、曦和探日等一系列航天重大活动的实施,公众对航天事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金昌的地形地貌奇特,自然环境非常接近火星的形态,在这里建造“火星1号”基地,是一种非常好的探索和创新,传播航天文化需要更多这种易于大众接受的场景。“火星1号”基地开展的系列活动,对助力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文化、普及航天知识是有益的探索和补充,我们也特别希望通过根深叶茂的航天文化,去影响更多逐梦苍穹的人,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因为走进航天,生命从此不同。”

共建自给自足的火星生态圈,除了科学、文化,还涉及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场景,本届“未来火星生活大会”聚焦“生活”,特别发布“未来火星生活设计大赛”,面向社会公众和品牌机构发出“共创”邀请,与来自创意、科技、设计、艺术、建筑、工业等方面的机构及个人共同开启“未来火星生活”创想之路。未来火星生活共创将作为一个永续的创新平台,一个跨界融合的创新平台和思想碰撞的交流空间,持续探索人类未来火星生态圈的无限可能。

微微之光,可照彻黑暗,萤萤之火,也可燎原。我们也共同期待,下一个登陆火星的人从这里走出!

记者:武玲奕 张玉龙

原标题:《“萤火计划”格物叩苍穹 共创火星未来生态圈 ——未来火星生活共创大会在甘肃金昌启动》

关键词:

明星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