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建立
(资料图片)
朱晓燕刘勤白惠玲金涛张书张延英 康万荣
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 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兰州 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眼科,兰州 730000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病及基础疾病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T2DM患者中较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亦是导致盲眼病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采用SD大鼠建立2型DR模型,并通过眼底荧光造影(FFA)和病理形态改变动态的观察视网膜,以了解大鼠眼底血管形态及病变严重程度,以期为DR相关治疗提供研究基础。
研究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及T2DM组(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联合30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注射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每周测量体质量、随机血糖、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等指标,计算并分析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分别在血糖稳定后,第3、4、5、6个月各组取10只大鼠经麻醉和散瞳,行眼底荧光造影和病理形态检查,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改变。
研究结果:链脲佐菌素注射后第一周,T2DM组表现出糖尿病症状,随着病程进展,两组大鼠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变。病程延长至3、4、5及6个月时,眼底荧光造影和病理形态改变也逐渐加重。
研究结论:成功构建T2DM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为今后该病发病机制、药效学等方面提供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项目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基金资助项目(GSWSKY-2019-40);甘肃省人民医院院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GSSY1-15)
实验动物科学
2022, 39(1): 28-33页
扫描二维码查阅全文
如需参阅更多文献
请关注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微信公众号
[ 学会期刊—本刊导读 ]
一种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孟雪贾璞郑晓晖王世祥骆晶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西安 710003;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安 710069
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AD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本研究选择皮下注射氯化铝(AlCl 3 )和腹腔注射D-半乳 糖(D-gal)的复合造模方法,制作一种创伤小、周期短且易操作,但接近真实病理状况的AD大鼠模型,通过经典Morris水迷宫实验及大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平检测对模型进行评价。 研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D-半乳糖60 mg/kg,同时皮下注射三氯化铝100 mg/kg,连续45 d;采用Morris水迷宫考察其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研究结果: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潜伏期明显延长,平台所在象限的游泳时间和距离百分比增高,但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脑部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增高(
P<0.01)。
研究结论:大鼠经D-半乳糖复合三氯化铝造模建立的模型可作为AD动物模型。
*项目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2019SF-280);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115613YX011SF044(12)】
实验动物科学
2022, 39(1): 34-37页
扫描二维码查阅全文
如需参阅更多文献
请关注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微信公众号
[ 学会期刊—本刊导读 ]
/推荐阅读/
1
EV71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肠道菌群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2
动物实验中兔的不同处死方法的统计分析/社会隔离对C57BL/6小鼠行为表征的影响
3
大黄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肝组织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1表达的影响/慢性应激联合孤养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行为学、 血清中5-HT与海马区神经元的影响
扫码关注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
投稿邮箱:
sydwkx@sydwkx.sinanet.com
关键词: